古文中的通假字有两个原因:其一,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,我国的汉字版本诸多,异体字繁多,造成作者用字不规范,产生很多通假字。其二,秦始皇统一文字后,有些作者仍然延用古人通假字;还有些作者是真真实实地把字用错了,产生的错别字,借口通假字堂而皇之应付读者。
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现,是权威大师写错字却不承认,故意将错就错吗?谢谢ID沉默鹰飞的邀请!直接回答题主:不是。
「通假字」主要出现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,特别是先秦。比如:儒家经典文献《十三经》和诸子百家的著作。唐宋之际,汉字基本稳定,通假现象极少。所以,唐诗宋词绝大大部分我们能秒懂,而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史记》就很难懂。
像《尚书》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文献,连唐人韩愈都说「佶屈聱牙」,近代王国维说「不可尽通」,就是连汉代人都很难读懂,比如:汉景帝时代,著名的《孔壁书》被发现(估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藏到墙壁中的),汉朝官方机构中的饱学老博士都看不懂,而这时离战国时代还不到一百年,这就好比清华北大的教授看不懂清朝人写的书,多恐怖?
正因如此,当时学术界产生了分歧,分为【古文学派】和【今文学派】。同时,以注解经典为目的的《小学》,在汉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。
可见秦代之前后,不但社会制度变化剧烈,语言文字也是。将秦视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是非常有道理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些背景知识稍微交代一下,就可以说【通假字】这个问题了。
「通假」形式和原因有很多种,产生原因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:
A:历时差异: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变化差异;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差异。
B:共时差异:地域语音(方言)差异;社会、文化因素导致的用字习惯差异。
把这两条记住,就可以分析一切「通假字」现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果一头雾水,举例子就可以秒懂——
【通假形式1】——训诂学中所称的「古今字」。
「说」通假「悦」:《论语》:有朋友自远方来,不亦说乎?为什么不用「悦」?因为孔子时代没有「悦」字,「悦」字最早见于汉代,汉代《說文》都没有收录「悦」,可见「悦」字可能不常用。而「说」字目前最早见于《睡虎地秦简》。
所以,《论语》集结成书时候,没有专职表达「愉悦」之义的「悦」字,就假借「说」字表示,汉代才专门造了一个「悦」字。
还有诸如:
「知」通假「智」《道德经》:知人者,知(智)也;自知者,明也。先秦,「智力、智慧」之义都包含在「知」字中,所以,「知」是「母字」,「智」是后起分化字。
这两种情况:「说、悦」,「知、智」,二者通假在读音和字形都有关联。但是,还有一种情况的【通假】的古今字,只在字音上有关联,字形没有。比如:
「蚤」通假「早」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 「四之日其蚤,献羔祭韭」。《诗经》是西周早期文献,「蚤」最早见于甲骨文,「早」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
也就是说,西周完全弃用假借字「跳蚤」的「蚤」,另造一个新会意字字「早」:
金文「早」——從「日」從「甲」,「甲」是天干之首,有初始之意,故「早」會日初出之意,表示太陽初出的時段。还有诸如习大大文章中引用过的:
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「靡」其实通假「没」,而诗经成书年代没有「没」字,就借用「靡」表达。
至此我们可以明白【古今字】这个概念,有两个【充分必要条件】:
1、两个字是一前一后的历时关系。
2、两个字不同,却表达同一个意义。
【通假形式2】——地域语音差异导致的通假
也就是各地的方言不同,导致会借用不同的字来表达。打个简单的比如:普通话翻译澳大利亚首都叫【悉尼】,香港粤语翻译叫【雪梨】,还有诸如「泰坦尼克」和「铁达尼」。
俗话说:十里不同音,古代交通不变,语言接触肯定没有现在频繁,方言差异更大,战国春秋时代,众多的诸侯国,语音差异和字形差异很大,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。
比如:语气助詞「矣(也)」,是一个假借字。楚国和秦国就不一样:楚简用「壴」或「矣」,秦国用「殹」,汉承秦文字,这个用法到汉代都还在用,马王堆帛书可证,到东汉「殹」的用法才消失。
楚国郭店楚简中用「壴」或「矣」表达语气助词「也」:
【通假形式3】——历时语音变化产生的通假
古人学者发现,经典中的一个句子,在古、今两种不同的文献中用不同的字记录, 但句子中字、词意思完全相同。中国文献学的术语称为「异文」。
如:「匍匐」和「扶服」:
《詩經·谷風》: 凡民有喪,扶服捄之《漢書》引《诗经》: 凡民有喪、匍匐救之正是根据这些「异文」和以及形声字,天才学者钱大昕发现了「古无轻唇音」这样的重要结论。
所以,「扶服」与「匍匐」通假,是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。
又比如孔子说:
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这里「微」与「没」或「非」通假,「微」古音是轻读,与「没」「非」非常相似。
又如:《诗经小雅南山》中的「昊天弗弔」,魏晋《三体石经》写作「昊天不弔」。「弗、不」古音相同,今音不同,二者通假。
又比如「真」通假「端」,《水浒传》经常出现「端的」这一词:
武松读了印信榜文,方知端的有虎。「端的」就是「真的」,是明代山东方言的发音。「真、端」古音相近,声母在音韵学上的同一个「音纽」,韵母主要元音相近。
【通假形式4】——汉字分化产生的通假
汉字分化产生的通假(其实也可以属于「古今字」),但区别是二者职务可以混用。这种分化也就是先「假借」,然后对「假借字」进行理据化,形成【形声字】。也即裘锡圭先生说的【本字后造的假借】。
如:「雇--雇」和「 术--術」的通假:
「雇」的本义是一种鸟,大概是指「布谷鸟」,又被借来表示「雇佣」的意思,后又加「人」旁理据化也就是「僱」。但是为「雇」本义有另造一个字(雩鸟)或「鳸」,那么,分化也就失去了意义,所以在古籍中「雇佣」和「僱佣」义是可以互通的。64年的简化方案将「雇」并入「雇」。
「术」的本义表示「植物」,被借用表示「技术、学术」之义,后来加「行」旁造「術」字,但是,后来演变与「雇-僱」是一样的,为「术」的本义又造了一个「秫」字,分化明确职务也就失去了意义,所以,在出土汉代简牍中「术--術」互通。64年的简化方案合二为一,舍繁取简。
所以,以历时的角度来看,「雇--雇」和「 术--術」,它们是通假字。
【通假形式5】——避讳产生的通假。
避讳刘邦的「邦」,用「封」字,古无轻唇音,「封、邦」汉代的读音一样,避讳孔子以「邱」代「丘」。
【通假形式6】——求简产生的通假。
古人为了快速书写,会用一些简单同音字代替比较繁琐的字,渐渐约定俗成,形成了一些用字习惯,也是「通假」。如:「干」通假「幹」、「听」通假「聽」这些求简而产生的同音通假,大部分都被新中国的简化方案采用。
【通假形式7】——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假借字产生的通假。
如:「才」「纔」通假。虚词「刚才」之「才」,先秦用「才」,汉代的《汉书》用「纔」,汉代出土文献马王堆用「毚」。也可以说是汉字职务变迁产生的通假。也就上文说的: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的差异。
【通假形式】主要就是这几种,有可能还有一些暂时还没有想到,想到了再补上去。
最后要注意的是:
一定要把「通假」和「通用」区分开来。
一定要把「通假」和「通用」区分开来。
一定要把「通假」和「通用」区分开来。
古代的字书如《康熙字典》不是分的,一律稱為「x通x」。如:「飛」和「蜚」,「沖」和「衝」是「通用」,不是通假。因为它们是近义字,意义极为相近,以致可以混用。
综上可见,【通假】其实是【音】的差异问题,而【音】的差异、变化,又导致汉字【字形】的变化,所以,读经典古书,不明通假,寸步难行。若明通假,很多疑难点则涣然冰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当然,不排除有你说的「大师写错字」将错就错的案例,但那是万中无一的极少数,好不好?
比如:有句成语叫做「鲁鱼亥豕」(也作「鲁鱼帝虎」),就是专指你说的这种现象:文献、书籍在传抄过程的笔误、讹写。但也许是「权威大师」,也许只是「路人甲」。
在古文字中,「鲁、鱼」和「亥豕」是非常像的,所以经常互相混淆,如下图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谚云:‘书三写,鱼成鲁,帝成虎。还有一个相似的成语叫「三豕涉河」:三头猪和晋国军队一起过河,是个经典古代笑话,见《吕氏春秋》:
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有读史记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”(中国的一个笑话都是几千年的历史)
有些「鲁鱼亥豕」,甚至历经千年承袭以讹传讹,先是「将错就错」,最后「积非成是」成为「标准答案」,正确的反而成为「备胎」。
「备胎」的感觉,可以问这个字:
从唐代开始就有人怀疑「射、矮」混淆,后来大量古文字出土以后,发现原来根本就是古文字「身」和「弓」很像,古人在传抄过程中将「弓」写成成了「身」:
而从「弓」的正字成为「异构字」,电脑字库都没有,需要手写,隶定可以有两写:
还有一句话叫做:「真学士不以鲁鱼亥豕为意」,意思是有学问的人不回亲信任何文献和典籍的记载,信书同时疑书,从错误中也也能考证出正确的结论。
这些学问家,专门为「千年备胎」转正,真是「备胎也可以玩出个优雅」!
比如陈寅恪先生,有着「去伪存真,以伪断真,伪中见真」考据学的真功夫。面对「讹传、错漏、伪经」毫不在意,其曰:
然真伪者,不过相对问题,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。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。如某种伪材料,若迳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,固不可也。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,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,则变为一真材料矣”。陈先生当然是我的偶像之一,他的学术见解我是极其赞同,比如:证据要多而详,但结论要小。笔者一直都在遵循这个学术原则。
其实,有很多人言必称陈寅恪,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,包括什么易中天。理解陈寅恪,先从他的考据学开始。
历史上也有很多「鲁鱼亥豕」之错被考证出来,「备胎转正」案例很多,也非常有意思,这里就不多说,另文再论。
现在有种不好的风气,只要是「权威大师」就被嘲为「砖家大湿」,大概是从韩寒开始的,他大言不惭称专家不如民工(当然,我对民工和专家一样尊敬)。
没有专家思考者,韩寒这种高中没毕业的逗比能开上赛车?坐牛车吧!看了网上一些见风就是雨的东西,他就敢阴阳怪气的嘲笑「三峡是个好大坝」。
无知到了什么何等地步!
韩少甚至敢说:我说的大部分都是对的。这对对应罗素那句话: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,智者都很疑惑,蠢人却无比确定。
谁都有年轻中二的时候,叛逆归叛逆,藐视整个学术共同体,就是傻X了。那还得了!
当然,我也不否认有些专家确实是【媒体学问家】,不着边际的信口开河,跨行评论,但是,我们要知道,
第一,社会科学领域专家预测错误那是非常正常的,
第二,更多的的专家,比如理工领域,是在默默的搞学术,为社会主义建设舔砖加瓦的。
总之,我们千万不要以偏概全,的藐视专家甚至学术共同体,批评要俱备建设性。
由于词的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有哪些?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,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。
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“古今字”。新造的字是“今字”,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“古字”。如:“莫(莫)”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,表示日暮、傍晚,后来“莫”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,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,就又在“莫”字上再加形符“日”成“暮”字来表示“傍晚”的意思,“莫”和“暮”就成了一对古今字。古今字与异体字的关系?异体字与古今字古今字是“文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,是一种历时的文字更替。”,它反映的是一词多形现象。古今字主要有两个来源:一个是文字分化,母字与分化字先后用于记录分化义,构成了古今字关系,另一个是两字本来各有本用,但在记录某词时有先后承袭关系,构成了古今字关系。古今字与异体字在性质、意义和形体上都存在差别,两者之间的“根本区别在于:古今字着眼于文字使用的时代性,而异体字则着眼于文字的记词功能。”但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、分类的标准均不相同,因而难免存在着交叉现象,有些字组既可看成是异体字关系,又可看成是古今字关系,梁东汉先生就把古今字作为异体来源之一,如驭-御、礼-礼、鸡-鸡-鸡
为什么古人写错了字叫“通假字”,而我们写错字叫“错别字”呢?相信大部分人在学生时代都会对语文课本上的“通假字”产生迷惑——为什么古人写的就是通假字,而我们自己写的就成了“错别字”呢?其实,错别字就是错别字,通假字就是通假字,写出通假字的古人也是很无奈的。
先来看一下错别字吧:
清代有两位著名学者对错别字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一位是王念孙先生,他表示:“训诂之要,在声音不再文字”,意思是文字就是表达思想的一个工具,其主要用途还是用来表达语言,所以只要念出来大家都能听懂就行了,不管是不是错别字。但是著名史学家赵翼先生就表示,丁是丁,卯是卯,别给错别字找借口。他说:“字之音同而异义者,俗儒不知,辄误写用,世所谓别字也”,意思是只要出现了一个始作俑者,把错别字当成规范字来用,就会误导一大片人。错字就是错字,字确实是用来读的,但是写在书上,就是用来看的。
再来看一下通假字。国史君(国史通论)在之前文章中曾经解释过,我们平时所说的通假字包含了三种情况,即古今字、异体字以及通假字。
第一、古今字在“汉字六书”中有一种就是“假借”,比如“然”字下边的四点水(灬)其实不叫四点水,而是火字底,它本来就读作“火”,释义也是“火”,所以“然”本来就是“燃烧”的意思。但是后来“然”的意思发生了转变,成了“然后、然而”等意思。所以后世就不得不画蛇添足地在“然”字左边加了个火字旁,用“燃”来表示燃烧的意思。而我们后世再读古书的时候,就把“然”当成“燃”的通假字来解释了,这就是“古今字”。
第二、通假字之所以出现通假字的情况,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咱老祖宗生活的时代,汉字数量太少,就会用字形或者读音相似的字来表示另一个意思,比如“常与村人共”、“共其乏困”、“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”、“共承其嘉惠”这四句话中都有“共”字,但是每个“共”的含义都不相同,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,只有一个“共”字,而没有“供、拱、恭”等字。所以,在后世看来,“共”就是通假字,咱当然没有理由说古人写了错别字。
第三、异体字异体字的出现还是因为古代的知识普及率不高,尽管是同一个源头,但是不同的地域就会让汉字出现不同的发展,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要统一文字。我们建国之后也颁布了规范字,将“涙”规范为“泪”,将“羣”规范为“群”等。
当然,古人也会写错别字,比如清朝已经有了“座”,但是咱中学课本中的《口技》写的却是“满坐寂然”,这就明显是错别字而不是通假字了。
所以,古人写“通假字”有一定的不得已之处,而现在再写错别字就不能以自己写的是“通假字”来当借口了。
甲骨文“学”字的各个构造有什么含义?西方人都认为我们中国人都是数学学霸,华夏文明是最早使用【十进位制】(不是十进制)的文明,而且数字都是单音节,《乘法口诀表》非常简洁且郎朗上口。
所以,中国人的基础数学强,说不定有这个原因。
其实,甲骨文「学」就是反应三千年前中国人的数学教育。「学」的甲骨文有简体和繁体两种字形:
甲骨文「学」的繁体有是「双手、爻、宀」三个符号构成,简体则用两个符号构成。
后来在西周金文阶段加入了「子」部,也就是繁体字的「學」:
「双手」数「爻」,就是用算筹学习数学或者说学习《易》学。《易》学是非常古老教育内容,文化知识是起源於占卜和巫祝的。
「爻」也是声符,「爻」「学」一声之转,其实双手符号「」也可以表音。所以「學」是一个多声字。
「宀」当然是房屋的象形符号,表示学习的场所西周金文加上「子」部,强调学习的儿童。「学」的古今字形的演变:
引自《字源》:页265这种说法比较占主流。但是,还有另外两种解释,也有一定道理,只稍微综述一下,我就不一一指出文献来源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资料看。
日本学者白川靜认为「學」字上「爻」表示上古的建筑的特征。「宀」上之「爻」,象屋顶上搭有「千木式」建筑物,表示古代的「学舍」。
这种建筑在今天的日本仍然有,极有可能是隋唐时代中国流传到日本的,注意是:极有可能,我对中国建筑史不是很熟悉,不敢下定论,
我引用过来,是因为是日本学者自己这样说,不是我这样说。
不是汉字,我们根本不知道日本的千木式神社可能来源自中国。
「礼仪和祭祀建筑」属于是【文明】要素之一,不论古今中外,古代贵族子弟,一般都是在宗教建筑内学习文化知识,识文断字的能力被祭祀阶层垄断。
因为统治者需要有文化、能跳大神的祭司阶层协助统治,甚至权力的正当性需要他们认可,因此,社会财富和资源很大一部分是被祭司阶层占据的。中国这方面要好一点,从周代开始就是世俗社会,宗教力量很小。
古代西方世界,学习知识一般是在教堂或者修道院中,中世纪的基督教社会虽然黑暗,但保存知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:、学术机构都是教廷的,比如:医学术语都是拉丁文,那时候的医生都是教廷培养的。
为什么今天学位服都是神甫袍子,就是这个原因,学位制度起源与罗马教廷:
假如西方人也是用象形文字,他们肯定会用教堂代表,我们会认为再正常不过,。
同理,崇信鬼神的殷商时代,用礼仪祭祀建筑代表,也很正常。
我们今天所说的「大学」词源和字源就源自殷商,「学」就是祭祀礼仪建筑。上古高等教育场所叫做「庠序」,其实,就是把有知识人有经验的人(国老)养起来当老师: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夏曰校,殷曰序,周曰庠。「校、痒、序」都是古代教育机构的称谓,看《礼经》怎么说的:
李学勤编纂. (1999). 十三经注疏:标点本.六,礼记正义(王制月令),北京大学出版社.,页497我反正总是被古代文献中的一些「称谓」和各种注解绕了晕头,有时候看得恨不得把书扔掉。
这就是研究历史的难点和最头疼的地方:面对各种相似、相像、相反的文献如何取舍,你怎么样梳理这些文献,去掉抵牾、矛盾、不可靠,留下逻辑自洽且可信的信息。
《礼记》郑玄注:上庠、右学,大学也,在西郊。下庠、左学,小学也,在国中王宫之东。加上「殷人养国老于右学,养庶老于左学」,大致可以判断:商代「痒序」,有「右学」和「左学」之分,用今天的话说:「右学——大学」养「官科——国老」,
「左学——小学」养「民科——庶老」这是传世文献,但是出土文献甲骨文中好像没有看到「右学」和「左学」之分,只提到了「大学」:
《屯南》60:「于大學尋」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大雪学以寻祭祭祀祖先。【寻祭】是殷商时代的一种祭祀名。
「学」这种建筑,可能就是商代宗庙或者祭祀场所,也是殷商时代的大学。
甲骨文的贞人可能就是在这里接受教育,甲骨文卜辞中记载是在「大学」里进行祭祀。还有很多卜辞都提到过,不一一举证。
好,再谈下去就跑题了,我们大致知道殷商时代有大学就行了,大学机构和宗教建筑是一体的,古代都是这样。
比如:清代的大长叫「国子监祭酒」,可见「祭酒」就是从祭司演变过来的。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就是这个官职。
另一说:「爻、宀」是数字「5、5、6」,因为汉字「六」有一种说法是借用「庐」的初文。「爻」就是两个「5」,兼表声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另外「学(斅)、教」是一字分化的同源字:台湾学者季旭昇解释得非常好:自施者为教:从老师的角度是:教授,所以,甲骨文「教」像「手拿教鞭训子」之形。「爻」表声。自受者为学:从学生的角度是:学习,所以,甲骨文『学』像「手持算筹计算」之形。假如我们今天看到,一个小学生拿起铅笔专注的做作业,知道孩子是在专心学习,老师家长看到会很高兴:孺子可教也。古今都是同理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昨天,有个网友给我私信说,我上一个解释「臣」字说得不对,湖北电视台的《汉字解密》就是说的「竖目」,你却说「竖目」不对,说「臣」是「瞋」的古字。
是这样的,汉字的造字本义一般都是多说并存,除非有特别有力证据能够否定另一说,每个人有自己的倾向是很正常的,文科知识就是这样的,所谓「文无第一」,立论能够做到「自圆其说,逻辑自洽」就是「姑备一说」。
况且,我说过我倾向「臣、瞋」古今字的理由是:
第一,大篇幅论证「竖目为臣」的不合理性在哪里。
第二,「臣、瞋」古今字符合【奥卡姆剃刀原则】,最少的假设,最简洁。同理,以上「学」三种说法,我不知道该如何取舍,我只是列出来交给你自己去判断,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倾向,只要有理由就可以。还是那句话:「既不能全信书,也不能不信书」,而是「信书同时疑书」,没有人能负责自己给出的是真理。科学知识都不可能,何况是文科知识?盱眙县锌钢草坪护栏